藍藻的習性
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溫度。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,水溫在17℃以下時,不會大量發生,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。當水溫上升到28℃時,由于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,同時又大量被魚類吞食(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),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。
①PH值:藻類喜歡偏堿性的水體,高PH(PH8.0—PH9.5)會促進藍藻的發生,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。
②氮磷比: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,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,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。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。
③生態關系:藍藻與其它藻類一起構成池塘生態系統的生產者,提供了89%以上的溶氧。因此這些生產者除了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外,還影響到魚類的生存。
④藍藻水華的成因:不同階段的關鍵因素不同,一般可以將藍藻水華的形成分為四個階段:休眠、復蘇、生物量增加、上浮。上浮后形成藍藻水華,然后開始出現轉水。
⑤藍藻的危害:藍藻可以改變膨壓,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情況下,聚集在水體表層,吸收了大部分的陽光,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時抑制其它藻類的生長。藍藻的大量繁殖,不斷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,從而影響浮游生物的種群演替、繁殖周期,還可引起一些浮游動物的大量死亡。
@import url(http://www.zco996.cn/CuteSoft_Client/CuteEditor/Load.ashx?type=style&file=SyntaxHighlighter.css);
藍藻大量發生的危害
藍藻顆粒很難被魚類消化,大量繁殖后很快就會成為絕對優勢種群。這種通過種空間競爭形成的過度繁殖,必然也會帶來種內斗爭,這種內斗的結果又將導致大量的藍藻死亡。藍藻的大量死亡使得水體的生產者銳減,造成水體中的溶氧供應嚴重不足。同時,藍藻死亡分解也會消耗大量的溶氧,釋放大量羥胺、硫化氫等有毒物質。在嚴重缺氧和有毒物質存的條件下,魚、蝦、蟹類會大量死亡,甚至全部死亡。
控制藍藻的方法
①徹底清塘消毒,加注不帶藍藻的新鮮水:由于藍藻比其它藻類具有更強的競爭力,因此控制措施以預防為主、防重于治。徹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藍藻、降低基數,可減少大規模發生的可能。同時應注意避免隨加水帶入藍藻,對控制藍藻也有積極意義。
②定期換鮮水:對于含有較多藍藻的池塘,經常大量地換新鮮水,可稀釋藍藻的濃度。同時也稀釋了藍藻分泌的毒物濃度,促進其它藻類的生長和保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。當藍藻大量發生時,可選用殺藻藥物局部殺藻,三天后重新培養藻類。
③放養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:雖然藍藻不易被消化,但由于其顆粒較大,更容易被濾食性魚類攝食到體內,在一定程度上延緩、阻礙了藍藻的生長??晒┻x擇的魚類有白鰱、花鰱、白鯽等。實踐表明放養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時,基本不會爆發藍藻。